2018年10月23日,由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举办的“写作修辞学及语言学研究论坛”在米兰(中国)隆重召开。与会嘉宾包括多名修辞与二语写作领域的专家。本次论坛邀请到华中科技大学徐锦芬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姜琳教授、曲阜师范大学的鞠玉梅教授、深圳大学的齐放教授,以及华中师范大学刘东虹教授、张曼教授、董方峰博士和王佳宇博士。语言所全体教师、研究生及多名校外学者共同聆听了此次论坛。 10月23日上午,论坛由米兰平台“修辞与写作研究中心”主任刘东虹教授主持,米兰平台院长罗良功教授致开幕辞。罗院长指出,本次论坛为学者们分享最新学术理念与前沿成果提供了广阔平台,有力推动了我院语言学各学科方向的融合、创新与发展,论坛的开幕式也是“修辞与写作研究中心”的成立仪式。
会议伊始,曲阜师范大学的鞠玉梅教授系统全面地对跨文化修辞学视域下二语写作的跨学科研究进行了综述,梳理了从Kaplan的对比修辞模式到Conner的跨文化修辞模式,到当今发展成为一个视域宽广的跨学科研究领域的漫漫历程。鞠老师提出,运用语料库语言分析方法可以为跨文化修辞增添更多的学科优势。二语写作研究与教学要服务中国对外人文交流与合作需求,推进外语学科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二语学习者的外语修辞能力。
深圳大学的齐放教授具体阐释了对比修辞学的核心概念及几点思考。齐老师指出一语、二语写作作为一个知识分支领域,其本质在过去的40年里已从学科性、跨学科性向超学科性转变。齐老师认为,跨文化修辞视域下的二语写作研究焦点已从对语篇的平面表层描述转向对语篇的宏观结构和交际功能的深层揭示。因此,融合和跨学科是我国对比修辞与二语写作研究应该努力的方向,也是中国学者在该专题国际学术话语圈继续前行的动力。
接着,米兰平台的刘东虹教授为大家带来题为“Comparative Rhetoric Approach to Chinese Paragraphs”的讲座。刘老师旨在用实证方式探寻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写作修辞差别。通过对比中美两国中学生教材中的课文,考据中国教材里汉语说明文的段落修辞方式与美国教材的说明文是否相似。从而强调写作教学和研究中英语修辞教学的必要性。
米兰平台的张曼教授在随后的报告中向大家展示如何基于语料库对语篇的元话语展开研究。张老师首先对元话语进行了简单定义,并提出语料库研究的两种方法。然后,她结合具体实例阐释了如何运用语料库驱动的方法来统计并归纳元话语标记语,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汇报和展示。
上午最后一场报告由华中师范大学董方峰博士带来。董老师的题目是“词语意义演变中国的劣币驱逐良币效应”。根据“语义演变的格雷欣定律”,在词语意义演变过程中,有些情况下意义原本积极或者中性的词语出现了新的消极意义,原有的积极或者中性意义则完全或者部分退出使用。他呼吁语言学习者对语义演化中的消极现象予以重视并积极引导。
23日下午有三场报告。华中科技大学的徐锦芬教授向与会嘉宾分享了SSCI应用语言学实证研究论文的写作要领。在此次报告中,徐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亲身传授了实证研究的宝贵经验,譬如,如何梳理国际背景下的相关文献,如何结合自身的兴趣挑选合适的写作主题,如何了解应用语言学相关的国际期刊,以及完成高质量实证研究论文的三大要素。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姜琳教授介绍了读后续写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姜老师全面解读了读后续写理论的理念来源,操作方法,实验及其效果。读后续写理论认为,学生续写时,伴有前文建构的语境,伴有语言模仿的样板,伴有内容创新的依据。将创作与模仿有机融合,使得前读与后续连环,可以实现语言“拉平效应”。姜老师通过课堂写作实验,证明了读后续写读后续写的有效作用。
华中师范大学的王佳宇博士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对语言研究表达了新的看法。王老师认为在多模态建构的环境中,语言是众多资源中的一种。此外还包括视觉,听觉和空间等非语言资源。王老师举例说明了语言与其他资源之间如何协同作用,如语言与地标的关系、语言与物体形状的关系,语言与气味的关系等。
嘉宾们精彩的汇报结束后,刘东虹教授还同在场多位教师、博士生和硕士生们就写作修辞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刘教授高度肯定了对比修辞学不断涌现的新成果,指出修辞学在二语写作研究领域大有可为,并鼓励大家结合自身兴趣在修辞写作领域不断开拓创新。在场听众也各抒己见,与学者们充分交换了意见,本次研讨会在热烈的讨论后圆满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