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6日,“华大外国文学论坛”第12期在3402报告厅举行,美国俄亥俄大学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杭州师范大学米兰(中国)特聘教授,国家社科基金专家评审组成员耿幼壮教授应邀做了题为“庞德的中国诗歌和儒家经典翻译及所引出的理论问题”“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的现代诠释”两场学术讲座。讲座分别由罗良功教授和何卫华教授主持。
在第一场讲座中,耿幼壮教授梳理了诗人埃兹拉·庞德对中国儒家典籍的译介,将庞德的译文与其他译者的译文进行对比,并在此基础上引出中文的声音问题。通过援引费诺罗萨、苏源熙、石江山等学者对庞德译作中语音意识缺失这一判断,耿教授将讨论的范畴进一步拓展至中西语言差异、语言的表意功能等深层次问题。讲座的最后,耿教授以艺术家徐冰的作品为范例,试图说明其他艺术形式对相关语言问题的思考。
在第二场讲座中,耿教授首先介绍了尼采、荷尔德林、黑格尔、海德格尔、弗洛伊德、斯特拉文斯基、纪德等人对《俄狄浦斯》这一古希腊悲剧的解读与再现。其后,耿教授着重介绍了数部《俄狄浦斯王》的衍生作品,其中包括帕索里尼的电影改编、翁国生的京剧改编、蜷川幸雄的能剧改编以及德国柏林邵宾纳剧院的现代戏剧版本,并与参与讲座的师生一起欣赏了这些作品的影视选段,就改编的形式与效果展开了讨论。讲座结束后,耿幼壮教授还一一回应了在座师生的提问。耿幼壮教授的讲座极具理论深度与跨学科性,充分展现了学术研究的思辨魅力及不同艺术形式所具备的共同肌理,令在座师生收获颇丰。